宽甸公司商标续展不能忽视的问题
作者:丹东浩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05-20 08:08:42
前一个商标独占许可使用合同还没到期,商标权人又擅自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独占许可使用合同。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商标独占使用权人?在上海帕弗洛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上诉人上海艺想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毕加索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纠纷一案中,法院认为艺想公司、毕加索公司均知悉帕弗洛公司与毕加索公司就涉案商标存在的独占使用许可关系,艺想公司相对于帕弗洛公司与毕加索公司之间的商标独占使用许可合同关系而言,不属于善意第三人。
在此前提下,帕弗洛公司依据在先的独占使用许可合同已经形成的商标使用的状态,应认定未被在后的商标独占使用许可合同关系所打破,否则将有悖公平诚信原则、扰乱商标使用秩序并最终有损相关消费者利益。由此可知,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如果未经备案,是不可对抗善意的第三人。如果当初上海艺想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是在并不知情情况下与毕加索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那么上海帕弗洛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的利益就会收到损害,可见商标备案是多么重要!在商标备案的法律意义方面,商标使用许可备案的规定采取的是备案对抗主义,即无备案,不得对抗;有备案,可以对抗,但被许可人是否善意在权利有效性认定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首先,从许可使用权的效力状态看,未经备案的许可使用权处于一种效力不圆满状态,即如果商标权人进行了重复授权,出现了善意第三人,未备案的在先被许可人不可以要求在后的善意第三人停止使用相关商标。其次,如果在后的善意第三人对商标使用许可进行了备案,其获得的使用许可权便产生了对抗效力,可以对抗包括在先未备案的被许可人在内的第三人。
丹东商标注册公司明确告诉大家,外国人和外国企业可以向我国申请注册商标。《商标法》第17条规定:“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其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对等原则办理。”
根据有关解释,此处的国际条约主要指《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该公约第3条规定了国民待遇:公约各成员国必须在法律上给予公约其他成员国相同于其该国国民的待遇;即使是非成员国国民,只要他在公约某一成员国内有住所,或有真实有效的工商营业所,亦应给予相同于该国国民的待遇。因此,商标注册公司认为只要是《巴黎公约》缔约过国民或者在任一成员国内有住所和营业所的外国人或外国企业,都可以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
另外,《商标法》第18条规定:“外国人和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注册商标和办理其他商标事宜的,应当委托国家认可的具有商标代理资格的组织代理。”因此,外国人和外国企业在我国办理商标事宜,不能自行进行,而要委托我国的商标代理机构进行。这样规定,主要是出于商标局向申请人送达相应的通知、文件,以及申请人提交说明、答辩的便捷考虑。这一点我们从《商标法实施条例》第7条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按该条规定,如果外国人和外国企业是在中国有经常居住地和营业场所,则可以自行办理商标申请事宜,无须委托商标代理组织。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都可以“刷脸”开户,这不仅方便了大众,而且让金融、证券、互联网等行业竞争多了一种“神器”。这件神奇的专利,是年轻的“85后”发明人印奇与他的小伙伴们在众创空间中联合创办的旷视科技的“杰作”。短短两三年时间,“创客”印奇已经登上了“福布斯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成功创业者”榜单。截至目前,全国已登记的众创空间已经超过2300家,众创空间已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集聚地。
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印发。“这将为创新创业和众创空间的发展增添新动力,从而也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新明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D打印的小提琴、长笛、黑管,宛然一支乐队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苏州苏大天宫众创空间中,一排排3D打印机正在工作,各种玲珑剔透、精巧别致的3D打印产品整齐摆放在台案上。“我们已经提交了30余件3D打印方面的专利,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可以打印出与国外一样高质量的产品。”苏大天宫众创空间总经理袁方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对此颇为自豪。
据介绍,在总面积5.2万平方米的苏大天宫众创空间中,集中了启点咖啡、36氪、百度创业中心、创客邦、蒲公英、清华启迪等36家创新型孵化器,免费工位5100个,吸引孵化了414个项目,其中86个项目获得市场融资超4.8亿元,云计算相关创业项目137个,带动了4000余人就业,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等国际性创客团队,以及来自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学生创客团队。苏大天宫众创空间提供约330个精细化、专业化的创业服务,如知识产权、法律信息咨询、税务申报等,平均每周举办各类创客活动20余场,每月活动80余场,截至目前,共举办600余场创业活动,其中举办大型创业大赛近20场,如首届苏南全球创客大赛、“创客天堂”互联网创业大赛等,有力推动了众创空间中创新创业的开展。这个众创空间不仅大多数“创客”以专利孵化产品,而且在创新之路上不断成长,近2年来提交专利申请4000余件,其中50%是发明专利申请。
与苏大天宫众创空间相似的是,在郑州高新区众创空间,也集中了新材料、无人机、机器人、环境保护、智能家居等创客团队,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发明专利申请。在辽宁,创业工坊、创梦工厂、银岗创客咖啡等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茁长成长,专利创造和运用迈上了新台阶。“我们赶上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美好时代,有良好的政策环境,有知识产权引路,有众创空间的平台,我们才有可能成就创新创业的梦想。”印奇等“创客”的感言,道出了千千万万创新创业者的心声。
《意见》作出相关部署,通过建设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为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可以更多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加就业岗位,为化解过剩产能创造条件。”曹新明表示。的确,根据《意见》部署,一要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试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各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双创基地,选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通过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产学研用贯通的众创空间,促进制造业增效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二要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将闲置厂房、仓库等改造为双创基地和众创空间,引导和鼓励天使投资、创投基金等入驻双创基地和众创空间,选择金融机构试点开展投贷联动融资服务;三要改革完善创新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支持科技人员到双创基地和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对其创业项目知识产权申请、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事实上,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鼓励通过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开展创新创业。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印发;2015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出台,其中均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对创新创业的支撑和保障。2015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助力创新创业的意见》,对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有效激发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切实保护好创新创业者的合法权益作出了全面部署。
“通过政策的力量、各地的努力和全社会的行动,就一定能在发挥知识产权支撑和保障作用的基础上,催生更加蓬勃的创新创业热潮,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做出新贡献。”曹新明认为。
对未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即就相同或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申请注册与驰名商标相同或类似的商标能否被获准注册商标?通过下面一个案例来告诉大家:
田某是甲市A公司的业务部经理。A公司主要生产果酱、沙拉等商品,商品上使用的“Rober”商标,是于1997年核准注册的。因为本公司精美的外形包装和别致的容器设置,使得带有“Rober”商标标识的果酱商品平均年销量达6500万瓶,并且其销售量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在国外市场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Rober”商标已成为公众所熟知的驰名商标。2010年9月,田某到乙市联系业务,无意中发现一种由B饮料公司生产的橙汁,商标为“Rober”,其外包装的正面图形、字体、色彩与A公司的“Rober”商标图案一致。
A公司相关负责人费尽周折找到B饮料公司,认为“Rober”商标系驰名商标,B饮料公司未经同意,就在其生产的饮料上使用该商标,已经侵犯了A公司的合法权益,应该立即停止该行为。B饮料公司辩解道,其使用的“Rober”商标是使用在与果酱食品毫不相干的饮料商品上,不会使消费者产生误认或混淆,最近他们还正准备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Rober”商标的核准注册。
本案例中,B饮料公司在不同类的商品上,申请注册与“Rober”驰名商标相同的商标,不能获得商标局的核准注册;其在自己生产的饮料上使用带有“Rober”商标标识的行为应认定为商标侵权。A公司在生产的果酱、沙拉上使用的“Rober”商标已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已构成驰名商标,且该商标早在1997年就被核准注册。B饮料公司在未经A公司同意的情况下,在不同类的商品——饮料上使用该商标,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其行为应当被认定为商标侵权,商标局当然也不会核准B饮料的注册。而且我国《商标法》专门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作了规定,丹东商标注册公司告诉大家其保护范围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对未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即就相同或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2)对已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即就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上一篇:振兴区企业商标转让的形式
下一篇:东港个人申请专利的相关规范
- 深入解析东港商标变更类型及其操作流程[ 2024-07-20 ]
- 凤城商标转让原则深度解读[ 2024-07-20 ]
- 振兴区个人商标申请确保权益的合法性[ 2024-07-20 ]
- 振兴区个人注册商标原则深度解析[ 2024-07-19 ]
- 东港注册商标的关键要点与注意事项[ 2024-07-19 ]
- 东港公司商标转让价格探讨[ 2024-07-19 ]